【铁屋中的皮相】配资股票论坛
这年月,街上的招牌比人还多,屏幕里的面孔比街上的招牌更密。偏是那些\"云端美人\",排着队从手机里钻出来,个个描眉画鬓,倒像是从年画上揭下来的。看客们举着发烫的机器,手指在玻璃上摩出火星子,却不知自己眼底早结了一层冰。
伊们大抵是极讲究的。胭脂要抹得匀称,连脖颈后头也要敷上三层粉;衣裳必得掐出三寸细腰,倒像是被铁箍勒出来的;拍照时须得拗出个\"九曲十八弯\"的姿势,活像被无形丝线吊着的木偶。偏生还有一群\"巧匠\",举着反光板如捧圣旨,握着修图软件似持尚方宝剑,硬要把活人生生雕琢成玉像。
我见过一个\"美人制造坊\",玻璃幕墙后头排着十来个年轻女子,都穿着同样式样的纱裙。化妆师提着笔在她们脸上画\"标准美人线\",摄影师喊着\"笑三分露八齿\",倒像是给泥塑木雕开光的仪式。最奇的是围观者众,个个伸长脖子吞唾沫,仿佛那玻璃柜里摆着的是王母娘娘的蟠桃。
展开剩余59%世人多愚,见了粉黛堆砌的皮囊便当作西施再世。殊不知卸了妆的嫦娥,也不过是个药铺里称甘草的寻常妇人。前日见一网红直播卸妆,弹幕里顿时飞出许多\"还我女神\"的嚎叫,倒像是被人骗走了三吊钱似的。这让我想起幼时见过的\"美人灯\",描金绘彩煞是好看,熄了烛火不过是个竹篾架子。
可悲的是,连学堂里的女学生也学着嘟嘴瞪眼,把光阴都耗在滤镜里头。书店的镜子前永远挤着对镜自拍的人,却少有人驻足翻阅先贤典籍。某次见一姑娘举着书自拍,拍完便将《庄子》扔回书架——原来只是道具。
然而人终究不是泥胎,何必都往一个模子里灌?城东卖豆腐的吴妈脸上褶子能夹死苍蝇,可她熬的豆浆能让整条街的早客醒神;弄堂口修鞋的老吴头佝偻如虾,那双粗手却能叫快散架的皮鞋重获新生。真正的美,原不在皮相上那些浮光掠影。
愿诸君能擦亮心眼,在这光怪陆离的世道里,既看得见霓虹,也认得出星火;既赏得了牡丹,也识得荆钗之美。
发布于:山西省冠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